慈光身障槌球隊 相互鬥智鬥技術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台南市報導】每個禮拜天的後甲公園,都會有一群人玩著槌球,兩隊人馬拿著球杆想辦法將球送進球門,並阻止對方進攻,他們是慈光槌球隊,與普通人不太一樣的是,隊員大多是小兒痲痺患者及車禍受傷,造成行動不便,但他們不願意窩在家中 ,選擇走出戶外,利用槌球讓健康與娛樂一敲進洞。

      



台灣第一支身障槌球隊 到處推廣

慈光槌球隊隸屬於慈光身障協會底下的社團,由原本的社會服務隊在一九九一年轉型為慈光槌球隊,提供身障朋友一個能夠休閒運動的空間,目前隊員約有二十人,槌球隊長吳慶富說隊員大多都是參加協會活動、看到新聞或是在比賽時遇到有興趣參加的。

慈光槌球隊是台灣第一支身障槌球隊,吳慶富說,當初是他們到處推廣,台灣的身障槌球隊才有如雨後春筍般成立,而他們也會參加比賽,互相切磋,特別的是,慈光槌球隊一半以上的比賽都是和一般人競爭,用交流的心情來比賽,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

慈光槌球隊的隊員經過練習,就算行動不便,也能順利把球敲進球門。

對身障友善的運動 只需要球杆

吳慶富說,雖然身體機能較好的話,打球技術也可能比較好,但比起身障游泳、桌球等運動項目,身障分級較細,槌球相對較為平等,有成員即使拄著雙拐,但打球技術也不輸給一般人,因此,不論身體狀況如何都可以打槌球,是較平民化、友善的運動,「只要你準備一根球杆就能打」。

成員的身障類別不同,也依照需求不同來特製球杆,有的人因為坐著輪椅,所以球杆製作的比較短,有的人因為拄著雙拐杖,只能單手拿著球杆,因此在球杆上有許多孔洞,讓球杆重量變得較輕。

坐著輪椅的隊員使用特製的短球杆擊球

注重團隊合作 需要互相體諒

也因為槌球是團體運動,兩隊都要五個隊員參與,是需要團結與戰略才能取勝的運動,能夠增進成員感情,但吳慶富也說,「我們私底下都說槌球是『互罵球』」,因為每個打球者的想法都不同,有時候意見相左,很容易吵架,管理上就比較頭痛,需要合作但卻又容易衝突,因此成員間需要互相體諒,才能在比賽中獲勝。

成員之一的蔡其達因為小兒痲痺後遺症症候群而坐著輪椅,本來是打桌球與籃球,但因為年紀逐漸增長,不能再打這麼激烈的運動,在朋友介紹之下開始接觸槌球。蔡其達說,槌球是比較文靜的運動,且不需要花什麼費用,又能夠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結交朋友,一舉數得。

「槌球最棒的地方就是一群人一起打球」蔡其達說,槌球靠的是團體合作,一個球隊就像一個家,默契與團結都是不可或缺的,他說,不可能找到五個隊員都很會打的,也會發生爭執,所以成員間需要時間來磨合,合則來,不合則去。

同為成員之一的邵裕峰,因為小兒痲痹拄著雙拐杖與鐵支架,他說,當初是因為朋友介紹才來參加槌球,接觸槌球之前個性比較害羞、自卑,總是窩在家中,但開始打槌球之後,因為注重團隊合作,認識了許多朋友,拓展社交之外,也變得比較開朗了。

槌球是一門對身障朋友較友善的運動,即使身體不方便,也能夠透過戰略及技巧來和一般人競賽,而需要團隊合作的宗旨,也讓身障朋友不再 躲在角落,能夠大方地走向陽光、結交更多朋友,找到生活的樂趣。


延伸閱讀

台南市慈光身障協會

槌球全國賽 身障選手挑戰生命力

《障友槌球樂》慈光身障協會 扮推手



標籤: , , , , , ,

沒有留言 :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