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網 新科技編寫新聞故事

【記者張皓恩/新北市報導】二○一二年八月,鍾子偉與楊士範這兩位《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簡稱TNL)的催生人物,在餐廳裡談著台灣媒體的種種亂象,聊著專屬未來媒體的想像,內容交織晦暗與光明。這一連串關於媒體的「坐而言」,在不知是誰提起《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這個話題後,開啟了「起而行」的契機,一年後成為《關鍵評論網》的創業模型。如今,才短短幾個月,《關鍵》網站總流量接近一五○萬次,Facebook粉絲專頁也有將近八萬人按讚,成長迅速,

楊士範認為,篩選資訊的編輯,在網路時代顯得格外重要。

《赫芬頓郵報》是美國著名的網路原生媒體,提供新聞、時事評論、新聞整合等綜合性資訊。海量資訊是它的成功關鍵,它旗下擁有十幾位常駐專欄作家、三萬多位部落客、數百位專職記者,以及一萬兩千多名的公民記者,並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及美國廣播公司(N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英國廣播公司(BBC)、半島電視台等近一百五十家知名主流媒體簽約合作,每月可獲得兩百多萬條的稿件,確保資訊川流不息。這家網路原生媒體,在三到五年內迅速累積品牌知名度,並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收購,流量早已與老牌新聞媒體《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並駕齊驅,躋身主流媒體之列。

網路時代 編輯的時代

受限於財力,《關鍵評論網》目前還無法提供原生新聞給網民,但如此一來,還算是網路原生媒體嗎?所謂的原生,以台灣的先例而言,不應該是如早已敗亡的《明日報》般,有自己的記者、原創新聞?曾在科技趨勢網站《CNET》與《商業周刊》長年擔任編輯的楊士範認為,雖說現階段的《關鍵評論網》仍無能力提供原生新聞,但它絕對是一個網路原生媒體,會有這種想法,那是因為一般人對編輯角色認知不清所致,而《關鍵評論網》正是一個能體現編輯價值的新媒體:為新聞進行整理、包裝,吸引讀者目光。因此,編輯必須確認新聞的正確性,包裝成讀者想看的形式,成為連接讀者的「橋樑」。楊士範說,例如之前的埃及政變,《關鍵評論網》就選擇以民主總統被軍方趕下台的論點切入,企圖激起同是身處在「民主」國家的台灣人民之共鳴與思考,而不是選擇會受到諸多國內外因素影響的油價來做討論。

「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編輯的工作內容,也不了解編輯的價值」。楊士範進一步指出,在媒體爆炸的年代,編輯擁有使用一切來源的權力,並不會因為選擇中央社的新聞,就不是原生媒體,「因為我們『選擇了』用這條新聞,這代表我們認同這個觀點與選擇」、「如果你認同The News Lens的新聞選擇,代表我們已經幫你過濾把關過了」、「在網路時代,編輯變得非常重要,因為讀者並不care你的source是什麼」。

但這並不代表《關鍵評論網》否決發展原生新聞的可能性。楊士範表示,「《商業周刊》可以花一整年的時間,讓一個記者就只採訪一個專題故事……,在撐起一個新媒體的前提下,必須先追求速度和量,等實力壯大後再來做相同的事情。」




傳統養分 茁壯新媒

草創階段,除了錢和人,是問題外,楊士範等人也面臨版面的問題。「許多人都說網路沒有版面限制,事實上,網路有很大的版面限制」。楊士範說,在網路時代,每個人的載具解析度都不同,你得犧牲到什麼程度,都需做非常大的取捨。「表格做太大,無法在一個螢幕內看完;做太小,又看不到」。這也是傳統紙本編輯的盲點,即使許多技能可沿用至數位時代,但談到如何讓讀者更好閱讀、標題的下法等方面,仍是得重新適應,「紙本可額外有副標題、小標題,甚至以圖表去呈現內容;但在網路環境,卻只憑大標題吸引讀者點擊。」

就像許多從事新媒體產業的人,楊士範本人也是一個對新科技十分著迷的「技術狂」,但他自認受舊媒體的影響很深,「我們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在於,我們是一個新舊混合的媒體,用的是新媒體的技術、架構,卻用的是傳統媒體『說故事』的思維。」

在網路發達的今日,楊士範也預言,媒體業會進入一波整併期,如同早期台灣電信業群雄並起,如今只剩電信四雄與少數規模較小的電信公司,他期望《關鍵憑》成為壯大的一方或是一個值得待價而沽的媒體;而整併後,網媒收不到錢的情形可望改觀。他說,媒體若能同時供給影音、圖片、文字等整合性資訊,就有機會提供多元的收費方式,提供不同的費率供消費者選擇。
     

延伸閱讀

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加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擔任董事

標籤: , , , , ,

沒有留言 :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