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的直 異性戀為同志發聲

【記者李宜芳/台北市報導】近年來,同志運動或性別議題持續的成長,然而許多人身為社會主流的異性戀,因為無法感同身受,似乎很少看見他們專注投入運動當中。於二○一○年成立的「友善的直」,是台灣第一個由直同志組成的性別團體。在英文中,straight除了有「直」的意思以外,也指異性戀。而直同志是指支持同志的異性戀。友善的直召集人高閔琳堅定的說「同志朋友們,我們想告訴你們,有我們這樣的一群人在,你們不要覺得孤單,不要覺得異性戀都會成為霸凌你們的人,其實在異性戀裡有很多你們的盟友!」

      


友善的直參加二○一三年台北同志大遊行。(照片由友善的直提供)
自幼關注性別差異 化思想為行動

高閔琳從小就是一位個性較為中性的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言行也經常被糾正,最常被告誡的就是女孩子不能太過動,應該要溫柔端莊,所以她很早就注意到自己和其他女孩的不同處。同時班上也有遇過較陰柔的男同學,發現他們經常會被班上同學們嘲笑,替他們覺得很不舒服。大學時期她當上了台大學生會會長,台大有成立男女同志社團,經常舉辦座談會、發表同志人權的言論。高閔琳在此時期大量的接觸到性別議題,也看到了同志在社會上受到的歧視。

高閔琳喜歡文藝和音樂,曾經玩過地下樂團,因此結識很多音樂界或是電影、設計圈的好友,這些人裡面也有滿大的比例是同志。「我常常在思考自己除了當他們的朋友之外,能不能再為他們做更多事情?但是有時候在一大群同志裡面,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我該怎麼告訴他們;『我不是同志,但是我還是想要參與你們』呢?」

二○一○年五月底,一位朋友成立了一個性別論壇,網友們在論壇上積極的討論爭辯,讓高閔琳注意到網路串連的力量,更加確定了自己參與性別議題的方式。她成立了友善的直臉書社團,並邀請朋友加入,朋友們再邀請更多的人加入社團。「我身邊有很多不排斥同性戀的朋友,於是我的第一步便是組織這些意見相投的朋友,再慢慢的擴散出去,最重要的管道就是網路。」後來訊息平台改成臉書公開的粉絲專頁,讓更多人關注到有善的直,許多人寫信來詢問活動資訊。而友善的直有時也會舉辦聚會,讓網友們連絡感情,而這些人就是日後一起上街的盟友。

友善的直的成員大部分都是直同志,但也歡迎不同性傾向、性別認同的人加入。二○一○年高雄同志大遊行是友善的直第一次參加的遊行,在多年的同志運動中,其實異性戀參與的角色幾乎都是親友,有些可能是純好奇而加入行列,但這是第一次有人以異性戀的團體名義來參加同志大遊行,之後的性別運動經常能看見這支隊伍。每一次上街都是在網路上發布訊息,當天高閔琳會舉著友善的直旗幟,讓大家集合起來。每一次上街的人數都不一定,但目前已經有約二十位有事必到的固定班底。

直同志出櫃壓力大

友善的直成立時,高閔琳呼籲直同志們要「出櫃」,為什麼異性戀也要出櫃呢?因為很多異性戀在面對自己的同性朋友時,處於較為被動的角色,可能只是默默的陪伴或是聆聽他的痛苦,但是高閔琳認為,異性戀應該可以有更多積極的作為。

高閔琳說,直同志在出櫃的時候,常常會被懷疑是同志,或是被認為性傾向會轉變。「我們不會畏懼這樣的質疑,反過來說,這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同志的痛苦,了解他們承受到的社會壓力,跟他們比起來,我們承受的這些根本不算什麼。」高閔琳覺得因為異性戀是最多的族群,同志的人權是否能提升,和異性戀脫離不了關係,所以異性戀也不該置身事外,友善的直成立就是為了讓異性戀在同志運動不要缺席。

近年台灣性別運動成長,二○一三年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提出多元成家法案。法案送入立法院的那一天,除了友善的直之外,還有許多性別團體都到場聲援,例如同志父母心愛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台灣女同志拉拉手協會等等,一齊向政府發表聲明,要求政府注意到多元性別的人權問題。高閔琳說,雖然各團體對法案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大家對婚姻平權的期待是一樣的,因為人權應該是一個普世的價值。

友善的直的成員平常忙於自己的工作或家務,但是每逢重大的遊行,幾個固定班底都會湊足經費,放下手邊的事情到場聲援,只希望從有善的直開起的「直同志信念」,今後也能影響更多異性戀「出櫃」,才可以真正落實性別平權的理想。


延伸閱讀

友善的直FB官網

(報導)異性戀,該你出櫃了!

中正大學性別平等宣導中心



標籤: , , , , , , ,

沒有留言 :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