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會企業 創災後產業新模式

【記者陳怡樺/新北報導】二○○九年八月九日,莫拉克風災無情的吞沒了高雄小林村,也奪走了四百多條村民的性命。但是,倖存的小林人不向命運低頭,外地的遊子也紛紛返家,共同創建「日光小林」社區;他們更在今年成立「2021社會企業」,銷售小林老梅系列產品,並將盈餘投入梅子的產業建設,重建高雄台20、21線沿線重災區,開拓災後產業永續發展的新模式。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在十月十八日
於輔大舉辦社會企業工作坊,
邀請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蔡松諭演講
外地遊子回鄉造希望

現任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蔡松諭,同時也是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現年卅八歲的他,是過去定居在台北市的小林人,風災前,小林村當地最大的雜貨店是他的父親所經營的。蔡松諭說,父親在世時,一直希望他能夠回鄉生根,但他未從。不過,冥冥之中,老天爺自有安排,讓他在父親過世的一年後,因為莫拉克風災,回到從小成長的故鄉,帶領小林人找回希望。

災後的頭七法會上,看到曾經美麗的家園已經夷為平地,看到村民們絕望的眼神,蔡松諭一股悲憤湧上,上台搶下鄉長的大聲公,疾呼:「小林不見了!我們再建一個更漂亮小林,好不好?」鄉民們激奮地大喊:「好!」那一刻起,蔡松諭才知道,「在最絕望的時候,你必須造一個希望,而那個希望,就是讓你前進的動力。」

隔天,小林村成立自救會,推選蔡松諭擔任會長,蔡松諭過往在台北經營網路法律諮詢網站,具有法律和企管背景。他說,原住民個性樂天知命,但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長期的社會抗爭不是莽莽撞撞就能達成的,必須將知識轉化為力量,和媒體及政府打交道。

災民自主重建 保存部落特色


自救會成立後的首要目標就是爭取一個「中繼安置」──組合屋,讓散居在寺廟及軍營的災民能有自己的空間,恢復正常生活,等待小林二村的重建。不過,重建之路上披荊斬棘,當初政府不僅反對蓋組合屋,也不核准永久屋基地興建。

當時政府希望小林災民能夠搬進慈濟大愛村,不過蔡松諭質疑:「山上的原住民搬到平地居住後,有辦法適應嗎?」他表示,大愛村雖然是社會大眾的善心,不過也要尊重災民自主並保存平埔文化特色。

在自救會不斷與政府和慈善團體協調、對抗的努力之下,小林災民在災後二個多月搬遷至中繼組合屋,展開新生活;小林二村永久屋也在八八風災滿一週年的當天,正式拍板定案自主重建。

推出品牌 打造自產自銷產業


災後重建的道路上,獨缺產業規劃。風災後的年底左右,前紅十字會祕書長陳世魁建議蔡松諭發展產業。當時小林村的產物僅剩一批在風災前採收的梅子,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他們推出了「小林梅」做為對外販售的商品。幸運的是,這一萬組的「小林梅」在三個月內即銷售一空,打響了知名度也創造了就業機會。

受到「小林梅」成功的鼓舞,蔡松諭開始反思,他認為,「災難」並不會一直是一個好品牌。因此,在勞委會培力計畫的協助之下,蔡松諭決定推出品牌「日光小林」,建立小林村新產業。蔡松諭說,「日光小林」的命名,是來自日本友人的祝福。當時日本朋友送了一箱向日葵來,告訴他,希望小林人能像向日葵一樣,就算生長在惡地裡,只要有陽光就能生存。

成立品牌之後,日光小林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像是手工果醬、肥皂等。但蔡松諭表示,這些商品都不是小林當地的東西,它沒有辦法帶出故事和渲染力,也沒有辦法持久銷售。蔡松諭直言,很多非營利組織在輔導產銷班時,常常教的不是當地產物製作的商品,也不是學員本身擁有的專業,這樣商品是沒有辦法生根的。

發展區域經濟 邁向2021


蔡松諭指出,日光小林的品牌一直比產品本身紅。直到後來因緣際會得到貴人百佳泰董事長簡添旭所產製的小林老梅膏,推出「老梅餅」,日光小林的產品才真正做出了差異化,「品質加上曝光和故事性,才會等於更接近成功」。

為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並留住人才、回饋社會,蔡松諭在二○一一年時提出轉型為社會企業。他說,如果以非營利組織的架構下,進行營利行為,未來一定會發生爭議;而且因為非營利組織的資源全都取之於社會,在發展上也會被侷限。因此,轉型為社會企業在未來發展空間是大上許多的。
蔡松諭(左)與輔大社會企業研究中心教授胡哲生(右)合影

而這個構想也在今年實踐,二○一三年四月,「2021社會企業」正式成立,期望將高雄台20、21線沿線區域串連,將社區經濟擴大為區域經濟。合理分配山上為初級加工區,山下為二次加工區,並設置觀光農場,形成一個「老梅經濟圈」。「唯有形成經濟圈,才有可能改變遷村後的產業困境。」蔡松諭如此說道。  



標籤: , ,

沒有留言 :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