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記憶的歌聲

92_3【記者黃楚婷 陳怡如/台北報導】

「在台灣的南邊,有個美麗的薩沙拉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達比利斯部落,是旅遊的好地
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芝荖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東邊,有個美麗的馬蘭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 阿美族 美麗的部落I-ti-ni

「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間音樂,甚至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型式。」
                                                       ── 史惟亮 教授

「台灣民謠中,原住民民謠的數量之多是驚人的。」                                                                                                                                                                                                      ── 許常惠 教授

原音之美

從日出到日落,山間一遍又一遍傳出的歌聲,不只是原住民表達生活的方式,也承載著文化的靈魂,隨著歲月的更迭,也洗鍊出這群島嶼居民的生命力。這些高亢的音調,是台灣美麗的原音。

以一句「原住民音樂」來概括,其實就扼殺了原音文化的豐富性。事實上,不管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各族之間的發源、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往往有著很大差異,屬於各個不同的族群。在粗淺的概念上,我們或許有些微的印象,然而就在泰雅族的吟誦、賽夏族的祭歌、布農族的泛音之間,我們真正認識的,還太少太少。

而由台灣師大音樂系教授錢善華所主持的原音之美數位典藏計畫,從收集阿美族語排灣族的傳統歌謠開始,將之詮釋翻譯,並利用編譜軟體,完成五線譜與簡譜的製作與校正,力求建置最完整、正確的原音歌謠典藏。

三十多年前,甫自師大畢業的錢善華老師,到了蘭嶼教書,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原住民音樂。「那是個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的日子。」老師回憶道。

然而就在這樣現實的困頓中,孕育出海洋與人民的天籟之音。「我當時非常震撼,完全就是另外一個音樂世界。」因為這樣的巧合,錢善華開始帶著錄音機,每個週末走訪蘭嶼的各個角落,錄下這些珍貴的達悟歌曲,也開始了原音採集的第一步。

出國深造、完成學業回台後,錢善華認識了林道生與洪國勝洪國勝是高雄市山地文化研究會的會長,靠著十餘年的田野調查,收集了不少全台各族的童謠;而同是音樂人的林道生長年居住於東部地區,任教於玉山神學院,擁有數十本原住民音樂相關的著作,尤其對阿美族歌謠有著深入的研究,多年前的蘭嶼經驗在此時發了芽,開啟了原音之美數位典藏計畫。

由六十五歲以上阿美族耆老組成的巴奈合唱團也參與了計畫,由原音團隊的助理定期南下台東作研究調查,進行音樂資料的收集。「巴奈Panai」這個字,在阿美語的原意是稻穗。而由耆老們組成的巴奈合唱團,則有阿美族特有的音樂傳承,是現在少數能用古調演唱的團體,以渾厚嘹喨的歌聲,詮釋阿美族的傳統生活及文化內涵。

台灣原住民是一個很愛唱歌的民族,常常在聚會時能唱出一種屬於分享的情感和記憶,這樣的歌有很強的穿透力,反映出他們生存的處境,也反映出所處的時代背景,無形中用音樂寫下了許多歷史,而原音之美計畫,就是要記錄這些歷史文化的軌跡。

曾親身到部落取材的計畫助理陳安回憶第一次到部落,「那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出訪,從一點等到三點,機器都架好了,才看到有人過來。」

和一般的錄音經驗不同,等待的回報是歡迎的熱情,居民來了,和工作人員一起跳舞、喝小米酒,然後唱歌。「放開心來一直一直唱,就像一個歌友會。」陳安說,原住民彼此間也相當有默契,只要有人唱個開頭,他們就知道怎麼接下去,而這些即興歌謠的歌詞,都會根據當時的場合、對象而改變。

在原住民的文化生活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而這些原住民歌曲都是有著基本旋律的即興歌唱,相當生活化,沒有一個很固定的音樂形式。 唯有靜下心來深入每個村落,與當地人互動,才能體會這塊土地上最後淨土背後的樸素理由。

主修音樂學的計畫助理江巧雯,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不曾實際接觸原住民音樂。透過這次的計畫,讓她對原住民音樂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從小學習的西方音樂,與原住民音樂是很不一樣的,她在了解原住民音樂時,無論是音律、記譜法、曲式結構等各方面,都不太容易用西方音樂的系統去規範和詮譯,就像這些島嶼居民與自然相親的生活態度。「原住民歌謠就是回到很淳樸的思想,這樣取材於生活的音樂,是生活的最佳寫照。」就像錢善華老師說的,對原住民族而言,「音樂即生活,生活即音樂。其實人生很簡單,用歌唱就能帶出文化的記憶。」

台灣原住民歌謠內容豐富,然而受限於記載者的能力,文獻中多半只留下歌詞部分,鮮少關於音樂本身旋律的記載,歌謠曲調的傳承,僅能仰賴口傳的方式保存。然而,隨著前輩耆老們的逐漸凋零,以及原住民語言的消逝,許多珍貴的歌曲已面臨失傳的危機。

為了保存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原音之美的工作團隊在林道生、洪國勝,以及豐月嬌老師的協助下,與排灣族原住民及台東巴奈合唱團合作,陸續完成多首排灣族與阿美族傳統歌謠的典藏,包括檔案數位化、歌謠採集、樂譜重製與數位化、詮釋資料撰寫、田野調查影音全記錄、網站規劃與建置等。

「計畫重要的在於保留此一世代的歌曲,保留這一代的生活經驗和特色。」錢善華說。就如同之前所提,在原住民即興的唱和當中,保留了每一個世代對於歌曲不同演釋的方式,也表達了那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例如阿美族在部落裡有年齡階層的區分,每一階層,都會有各自的社會經驗。他們有著專屬自己那一輩的歌曲,有著後輩所沒有的,只有同輩才有的共同世代的記憶。就好像過去人人高歌,而現已幾乎不復見的反共歌曲一樣。

也因此,在歌曲後製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困難,在歌謠的翻譯與分段方面,以排灣族傳統歌謠為最。影音採集的排灣族歌謠,屬於較古老的曲調,即使同為排灣族人,沒有相當年紀也不見得會唱,甚至也無法理解其中文字的內容。耆老們憑記憶隨性哼唱的歌謠,是最古樸純實的音樂瑰寶,但沒有明確段落的反覆接唱,著實讓後續的音樂分析工作傷透腦筋。幸而在原唱者及通曉排灣族古語和中文的高芳逢老師協助下,依據計劃助理們初步轉錄完成的母帶,作歌謠段落的劃分與歌詞翻譯。

所幸,在阿美族的歌謠方面,因為林道生與豐月嬌老師的協助,在歌詞翻譯與樂譜記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團隊也發現,阿美族歌謠有許多「聲詞」的存在。這些看似無意義、狀聲字般即興哼唱的聲詞,是否有意涵存在於其中,至今仍是一門研究中的課題。

無論歌詞翻譯和聲詞研究,或是段落確認及資料取得,諸如此類林林種種的新發現與新問題,對整個計畫團隊而言,不僅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大收穫。親身感受充滿生命力的原住民音樂之美,實際研究看似簡樸卻蘊含許多學問的原住民音樂,讓音樂的視野有了更宏觀的開拓。

「語言的失傳是無法避免的。」錢善華說,原音之美計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全世界都聽到原住民的優美歌聲,「音樂絕不是關在象牙塔中,原音之美最美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音樂都與生活息息相關,音樂是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透過網路的傳遞,讓一句一句自然的原音,傳到世界各地,賦予這些可能消逝的樂曲,一種新的可能性。

原住民用音樂歌謠訴說文化、歌唱歷史,在這麼豐富的音樂資產中,原音之美計畫以打造一座專屬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博物館為目標,並達成推廣台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與典藏,讓台灣的音樂瑰寶,成為永續經營的資產。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標籤: ,

沒有留言 :

Leave a Rep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